本网讯(旅游与航空管理学院 伏恬舒)“把课堂搬到景区是近年来旅游管理专业《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探索‘理论+实战’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举措。其主要方式是先进行课堂教学研讨、聚焦问题,然后到景区实地考察调研、收集数据,再回到学校总结回顾、创新升华,实现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递进循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与实战能力”。2022旅游管理1班、2班和2023A旅游管理3班134名学生刚刚从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考察调研归来后,学院又组织小组负责人分主题进行成果竞赛汇报,晒出了本次考察调研的骄人佳绩。
本次成果竞赛汇报围绕《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主题定位与形象设计》《益阳桃花江竹海旅游资源评价及其保护规划建议》《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与前景分析》《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旅游产品定位与项目设计》《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品牌塑造与营销策划》《益阳桃花江竹海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研究》《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旅游客源市场特点与需求分析》《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研学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益阳桃花江竹海景区智慧景区建设现状及发展策略》等主题展开,真正做到了将理论阶段所学所思付诸教学实践,在每一个具体案例、每一个具体项目实操中提升了旅游规划与策划能力。
据介绍,旅游管理专业为着眼于“理论”和“实战”能力的双提升,大胆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人才培养新途径,综合运用互动式、案例式、竞赛式、研讨式、观摩式等教学方法,通过精选教学案例,把案例式教学贯穿于教学培训全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在教学形式上,推动全员课堂教学由以应知应会为主向以提升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为主转变;在教学内容上突出“实”,把“实战”贯穿全过程,实现理论授课与实践锻炼的有效衔接,提高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成果汇报评判上,力求公平、公正、公开,竞赛方案与评分标准、竞赛规则与评委组成、点评与互评都由学生自主组织,充分激发学生潜力,提高学生的组织力、领导力和创新力。
下一步,《旅游规划与开发》课程组将坚持课程建设的总体设计,动态跟进学生工作实际和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系统分析和研究教学实践效果,进一步在精心指导、跟踪培养上下功夫,推动理念创新、实践创新和模式创新,为培养高质量旅游人才添智赋能。
(图:周金玉 责任审核人:罗丽)
- 上一篇:校党委副书记、校长何...
- 下一篇:湖南女子学院在全国现...